中國的牌樓大體分南、北兩派。南派牌樓秀麗精巧,尤其蘇(州)式彩畫顯得淑女氣十足。北派牌樓多為宮庭建筑,較有男子氣概,顯得凝重粗獷。
遍部北京的牌樓,千姿百態豐富多彩。但大多數是北方的建筑風格,很少具有南國風味的牌樓。北四環路奧體中心旁的“中華民族建筑博物館”,其大門口新建了一座牌樓,很有南方的特色。這是一座四柱三間木牌樓。樓頂為歇山式灰瓦翹檐頂,夾桿石上重落抱鼓石,樓側有精巧的影壁墻,此坊有匾額無花板,其鴟吻非龍非鳳,而是翹尾銀魚。此牌樓為仿木結構,造型小巧,做工精細。這種牌樓不但在北京少見,就是在北方也屬鳳毛麟角。



南式牌樓以石坊居多。南方的古代建筑較比北方秀麗,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多古建采用翹檐。由于南方很少有風沙,因而有的檐角做的很纖細。四面瓦制角脊為蝎尾式,高高翹起,猶如騰升的烏蛇。其樓脊上的“魚龍”鴟吻更是沖天撅,頗有魚躍龍門之相。這座南式牌樓的樣式,與昆明的“忠愛坊”相似。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。不同的是“忠愛坊”為琉璃頂,而該牌樓為灰瓦頂。
最令人稱奇的是這牌樓的斗拱,在北京的古建中“云頭如意斗拱”就已經很少見了,而此南式牌樓的斗拱,竟有熊、犀、鳳、象!因為其斗拱以“象頭”的造型居多,我們就暫且稱其為“萬象斗拱”吧!其所有斗拱的昂頭和十八斗全為實木精雕細刻而成,層層疊疊的拱木縱橫交錯、左右插斜、上下噬盍、猶如天羅地網。再施彩繪后,其立體的動感極其強烈。



圖 006 南式木牌樓飛龍雀替和五彩斗拱。
“萬象斗拱” 牌樓,雖然也像昆明“忠愛坊”似的“一柱到頂”,但與“忠愛坊”不同的是,此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斗拱不承重,木制斗拱純屬裝飾性構件!叭f象斗拱”明間七攢五踩,次間三攢三踩,踩與踩之間由“象鼻昂”上下相聯。北方傳統牌樓明樓間量和次樓間量為 1 : 0.88 。而“萬象斗拱” 牌樓,明間 3 米,次間 2 . 1 米,主、次突出。北方木牌樓都有夾桿石,只有石坊采用抱鼓石。而這座南式牌樓,明間有抱鼓石,次間有“盤頭墻”,墻頭還有座精致的小樓擱。
南式牌樓建筑平面圖、立面圖、側視圖見本網站《北京牌樓》中的《施工圖集》網頁。
“萬象斗拱” 牌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頂端采用岔角梁,檐檁落在梁頭。這種輕巧的結構,免去了北方牌樓的“鐵挺鉤”,使樓頂更加穩當。牌樓的次間兩側筑有“盤頭墻”,使樓體避免了“頭重腳輕”的感覺。整體造型輕巧而穩重,精細而不失大方。


“萬象斗拱”南式牌樓,以其鮮明的特色,給予我們新奇的藝術享受,欣賞之余深為我國傳統的建筑藝術所感染,并為眾多的能工巧匠而自豪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