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城內胡同里的老宅門,有叫 “門樓兒”的。所謂“門樓兒”,其實沒樓,應該叫門臉兒。但“門臉兒”的內涵又太廣了些,老北京人管城門也叫“城門臉兒”。 管商店的店鋪也叫門臉兒。在此,咱要探討的是胡同里古建老宅的門臉兒。
要說胡同里的老宅門 ,還得先說說“胡同”。歷史上最早的居民小區叫“閭里”,二十五家為一“閭”。自漢代“閭里”變為“坊”。有城必有坊,有坊必有坊門。 自元代起北京的街巷才有“胡同”的稱謂。這“胡同”本來是蒙語的譯音。 蒙古人成吉思汗在馬上爭戰一生,他的后代忽必烈統一了中國,改國號為元,并在北京建立了元大都。 經過了明、清兩代,又經過了民國時期,這蒙語“胡同” 的稱謂流傳至今,真可謂頑固不化了。
元代在北京建都時,把京城分為四十六坊,每坊都有坊門。這坊門就是居住區的門臉。

圖001: 元代老坊門
明代除了保留了街坊,還有諸多的手工業“官坊”,并設有一百三十二行的“鋪戶”。到了清代,京城又遍建王爺府和大大小小的四合院!敖址弧笔艿搅藦氐椎臎_擊。 明清時代的商鋪門臉,絕大多數是牌樓式的。在生產力相當落后的封建社會,生產和經營基本都是手工作坊式的!白鞣弧币灿袇^域坊的概念,所以作坊的門臉必然也承襲牌樓的式樣。尤其是前店后廠的經營方式,其店鋪的門臉大多采用沖天柱式的牌樓就毫不奇怪了。

圖 002: 沖天柱式的門臉兒牌樓
北京城除了大街上的商鋪門臉兒,在小胡同里還有無數個“四合院”的小門臉兒。外國朋友迷戀老北京城,他們看不到巨大的老城墻圈兒了。于是這些老外們就喜歡上了小小“胡同游”,其實就是想看看這些京味十足的傳統小門臉兒!昂巍比绻床坏焦沤ɡ险T兒哪還有什么意思呢?
封建社會等級森嚴,什么級別的人住什么樣的房子,什么房子開什么門,什么門漆什么顏色都有具體規定。超過規定即獲 “僭制”的罪名。所謂的“僭制”就是超過了朝廷規定的制度。
清崇德年定制:“親王府,臺基高一丈。正房一座,廂房兩座。內門蓋于臺基之外,綠瓦朱漆。兩層樓一座,并其余房屋及門,具在平地蓋造。樓房大門,用平常筒瓦?ね醺,臺基高八尺,正房一座,廂房兩座。內門蓋于臺基上。兩層樓一座,正房及門,用綠瓦。兩廂房,用平常筒瓦,俱朱漆。余與親王同。貝勒府臺基高六尺。正房一座,廂房兩座。內門蓋于臺基上。用平常筒瓦,朱漆。余與郡王同。貝子府,正房、廂房,具在平地蓋造,大門用朱漆、板瓦。 …… ”隨著時間推移歷朝都有新的定制;噬纤鬆斠膊桓以嚼壮匾徊。

圖003: “醇親王府”的門房有五間,是除皇家之外最高等級的門臉;蕦m大門每扇有九九——八十一顆門釘。王府大門五七——三十五顆門釘。民間不許用門釘。醇親王新府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父親載灃的府地,解放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的所在地,現為“國家宗教事物局” 所在地。

圖 004: “醇親王花園”現為“宋慶齡故居”門臉為三間歇山卷棚頂古建。

圖 605: “北京河北迎賓館”為琉璃瓦歇山頂。封建規制:皇家用黃琉璃瓦,王府用綠琉璃瓦。黃琉璃瓦鑲邊的綠琉璃瓦頂,大多是與皇家有關的廟宇或王府。從門釘的數量看應為皇族宅門。
王公大臣的門臉兒要分三、六、九等,胡同民宅的門臉更要分三、六、九等。在明清兩代,東城西城的胡同里大部分都是官宦人家,所以這些大宅門里大多是官員的私宅。這些古建老宅門都是按皇家規制建造的。民國后,軍閥、政客、巨商都在侵吞房產,到手后就隨意改建。尤其是改革開放后,房產開發商為了將翻修的四合院盡快出手好多賺錢,竟將大部分四合院的門臉修飾的如同皇家等級,已經四、六不分了。況且,學者對古建門臉的等級也很少有人傾心研究,尤其是對小胡同里古建民宅門臉的等級更是眾說紛紜。
古建四合院的老宅門按安級別可分為“廣梁大門”、“金柱大門”、“蠻子門”、“如意門”等等。有人稱“廣梁大門”為“廣亮大門”,是不夠確切的。在清代章回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》里就稱之為“廣梁大門”。又因“廣梁”和“金柱”是相對應的,所以說 , “廣亮大門”是因發音相似而以訛傳訛之誤稱。還是稱“廣梁大門”更為準確。至于大門開在什么方位那就更有講究了。
京城里所有較正規的四合院都開東南門。即便是南北向的大街,無法開東南門,房主寧肯損失幾十米的建筑面積,也要在宅前開個小過道,然后在四合院的東南角開個傳統樣式的小門樓兒。路南的院子檔次就低多了,只好開個西北門。但凡有條件的房主都想按老規矩辦事兒。萬不得已也不愿開西南門。因為這是對“風水”的迷信有關。他們認為“開了西南門,家里要死人!睙o論是《易經》還是《奇門遁甲》都認為東南屬水,水為財,“東南門開,財源進來!
古人把方位視為六維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《奇門遁甲》中,把東南西北及其夾角,設為“景、杜、傷、生、休、開、驚、死!卑碎T,而西南角為“死門”;实壅f:“推出午門斬首!”其實都是在皇宮后門旁的“西四牌樓”被“棄市”的,誰也沒有死在故宮前門的福份。所謂“棄市”,就是在鬧市處死,暴尸街頭“殺雞給猴兒看”。到了清朝才改到宣武門外菜市口被“棄市”斬首的,宣武門是當時舊京城西南角的“死門”。出殯也要走此門,否則門官是不能放行的。 目前,京城保留下來的古宅門,在同一等級中無論大小其結構都是相差不多的。

圖 006: “廣梁大門”剖視圖! 圖007: “金柱大門”剖視圖! 圖008: “蠻子門”、“如意門”剖視圖。
在古代,廣梁大門是京城私宅中級別最高的門臉房。其重要特點是房山有中柱,在中柱上有木制抱框,框內安朱漆大門。門前有半間房的空間,房梁全部暴露在外。因而稱“廣梁大門”。 四個門簪上掛匾,檐檁枋板下有雀替。除雀替和櫞頭外不許飾彩繪。高級的宅門建筑可以露梁、露檁、露柱。門外有半間房的空間,可供四個警衛分站兩旁把守,以示宅門的等級高貴。實際上,京城的私宅中“廣梁大門”并不多見。
圖 010: 大佛寺街的廣梁大門。 圖 009: 郭沫若故居為廣梁大門! 圖 011: 電教館的大門是古宅廣梁大門。

圖 012點評: 廣梁大門竟有金漆彩繪和天花頂板。這在古代實有 “僭制”的罪名。
金柱大門的門房無論有無中柱,大門都安在老檐檁下的柱子上,這種私宅門樓在外面只看到柱子看不到房梁,因而稱“金柱大門”。門前雖然也能見到一小段短梁,此梁只不過是“前出廊” 的抱頭梁。其梁下有廊心墻和廊柱。實際上“金柱大門”前的空間,只是個廊子而已?晒﹥蓚警衛在門外分立兩旁把守。其門前可露檁、露柱、不露大梁,等級次之。在京城所保留的豪宅中“金柱大門”較多。
圖 013: 末代皇后婉容故居為金柱大門。
圖 014: 婉容故居的金柱大門有雀替,四個門簪分別雕有“國恩家慶”四個大字。

“蠻子門”比“金柱大門”的等級低。所謂“蠻子”是古人歧視南方人,稱其為“南蠻子”。南方民宅多有此種大門。其特點是門前的檐下沒有空間。檐檁下有木制抱框,大門安在抱框上。門框上有四個門簪,可以露檁、露柱,沒有雀替;更沒有門前可供警衛站立把守的廊子。

圖 017: 蘇式彩繪的“蠻子門”。
“如意門”既看不到梁,也看不到柱。更沒有抱框,其抱框被磚墻所代替。門簪只有兩個,上刻“如意”二字,故稱“如意門”。 兩個門簪上沒有掛匾的空間,如同虛設。但門簪上方多有精美的磚雕刻花欄板。
在封建社會,不許“如意門”露梁、露柱,露這,露那;說穿了就是不許百姓的門臉兒“露臉”!但“如意門”主家也和南房民宅一樣,你不許我施彩繪,我就在木雕、磚雕、石雕方面下功夫,所以“如意門”的磚雕最精彩,其藝術價值也最高。胡同里的“如意門”也最多。

圖 018: 胡同里的簡易“如意門”,沒有磚雕,只有瓦拼“沙鍋套”。

圖 019: “如意門”的精美磚雕。
圖 020: 這個磚雕戧檐的圖案為獅子。而獅頭似一枚金錢眼。實為榫卯結構,是為安裝磚雕獅頭用的。

圖 021: 清代太監李連英故居的磚雕已遭破壞。
圖 022: 這座沒有改裝過的“如意門”,雖然“如意”二字在“文革”中被鏟平,但其他構件基本完好。

圖 023: 精美的青磚透雕梅花“戧檐”,雖然其側面的“增鼓博縫磚”已經脫落,但鈴鐺排山脊的磚雕“草盤子”完好無損。鄰居房頂上的清水脊,其“蝎子尾”在“文革”中被當作“四舊”被打掉了。雖然是后補上的,但下面的“平草磚”是原裝的。

級別低的小門臉,連磚雕也沒有。級別更低的“隨墻門”連房山都沒有。
在古代,除皇宮和廟宇可以雕梁畫棟。其余皆不許飾彩繪。這些宅門的等級區別,主要表現在露梁和露柱上。其次是門前的空間大小之區分!皬V梁大門”、“金柱大門”、的門洞里都可以站人把守。而“蠻子門”、“如意門” 門前沒有可站人的空間。
門臉的等級區別還有門兩旁的石獅和鼓石,“圓鼓石”是官宅的專利,其寓意在于“擊鼓升堂”之用,其次是“方鼓石”、再次是低矮的“門枕石”。
門臉等級區分還有大門的顏色,民宅不許用門釘,另外還有叩門的門鈸也有區分等等?傊,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越級 “僭制” 就有罪。 輕者砍頭,重者滅九族。

圖 026: 門頭沒門簪的磚雕“小宅門”! 圖 027: 改革開放后北京新建了許多千奇百怪的大宅門。

圖 027: 新建的仿古大宅門,把傳統的二門垂花也搬到大門來了。這種創新只為美化環境,用不到考慮 “僭制”。
封建社會被推翻后,門臉裝修的等級觀念掃蕩一空。只要資金雄厚,為了“露臉”,房主可以盡情裝點自己的門面,使得傳統古建宅門發揚光大,為美化京城增添了更靚麗的光彩。在舊社會“大宅門”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。直到現在同樣是“億萬富翁”級以上的人,才買得起“大宅門”的。
古建“大宅門”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睞,是它特有的魅力所在:首先。大宅門的風水好,接地氣,北方的氣候干燥,住樓房更干燥,極不利養生。再有就是獨門獨院非常幽靜。住大宅門是在享受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。另外,北京的房地產開發過熱,而大宅門是永遠升值的保證。所以房地產開發商把門臉當作活廣告,甚至把皇宮的裝修等級的大宅門搬到了胡同里。
|